如何合理育肥壓黃增加河蟹規格 [閱讀率:3341] | 10-06 |
中秋之后,鮮美的大閘蟹陸續開始上市,不少養殖朋友都期待著自己池塘的螃蟹早上市賣好價,但是由于今年湖北地區高溫干旱,這對于河蟹養殖來說嚴重影響河蟹蛻五殼和后期的壓黃育肥,增加了養殖管理壓力,提高了養殖成本,長期的高溫污染影響著后期壓黃育肥管理,下面就簡單聊一下對于今年的氣候情況,育肥壓黃管理該如何進行!一、合理投喂保證營養,促進育肥壓黃河蟹五殼之后開始成熟,這個階段需要補充大量的營養來促進性腺(膏、黃)發育。河蟹發育性腺是一個持續生長的過程,通過餌料投喂補充營養,性腺的發育每天都會變化,直到性腺成熟為止。對于本地區河蟹養殖來說,每年池塘冰魚和飼料都投喂都是在五殼之后一周就陸續停止,這對于河蟹育 [查看詳情] |
后期河蟹塘管理注意事項 [閱讀率:3228] | 10-02 |
作者:北京水世紀 黃衛 2019年河蟹養殖活動基本告一段落,河蟹5殼蛻殼的跨度大,而且今年中秋節較往年提前了大概10天螃蟹上市時間提前。從8月底開始很多養殖戶陸續取河蟹上市賣,這里面會出現一些如軟殼蟹死亡,蛻殼不遂的情況增加,畢竟河蟹上籠受傷的影響。以后河蟹就只長重而不再有形體上的變化,河蟹的規格基本就在這一時期定型,所以這個時期是我們能提升規格以及品質的最后機會。河蟹規格的提升于價格有密切關系。河蟹塘每年后期發病的情況時有發生。根據我們多年的塘口經驗,我們總結得出以下方法,希望能對廣大養殖戶朋友有所幫助。一、底改有些養殖戶以為養殖后期就不用改底了,其實這是個誤區。隨著后期河蟹的育肥,很多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水體總硬度高,pH值升高后河蟹身披“白色戰甲” [閱讀率:3674] | 09-29 |
[病例519]江蘇省鹽城斗龍地區有一面積80畝的池塘,平均水深1.6米(圖1),主養鯽魚套養河蟹,并未種植伊樂藻、水韭菜,鯽魚規格20尾/斤,每畝8000尾,河蟹規格1.6兩/只,有6臺3kW的葉輪式增氧機。 8月21日,晴,塘主帶蟹上店反映,中午12點開始,就逐漸有河蟹開始爬邊,到下午14:30,數量累積已有上千只。與尋常河蟹爬邊不一樣的是,這些河蟹的頭胸甲、螯足以及步足,均覆蓋有一層如同“水泥灰”般的硬質白殼(圖2),活力較差,行動受阻。水質快速檢測盒測得水樣水質:氨氮0,亞硝酸鹽0,pH值9.5,總硬度1050 mg/L(圖3),藻相以小型綠藻、藍藻為主,此外有較多隱藻、硅 [查看詳情] |
【河蟹專題】河蟹養殖后期死蟹,如何應對? [閱讀率:3387] | 09-26 |
每年河蟹養殖到后期常見死蟹現象,少量死蟹影響不大、也容易控制,如果出現較大的傷亡,很難控制,容易導致產量降低、嚴重影響經濟效益,造成較大損失。造成死蟹的原因很多,主要考慮河蟹體質、池塘環境和傳染病三大因素對河蟹發病的影響,我們通過以下幾點來減少發病。1、增強河蟹體質河蟹經過高溫惡劣天氣的洗禮,一些池塘使用刺激性藥物(殺藍藻藥、二氧化氯、過硫酸氫鉀等)造成河蟹體質弱。此時應減少使用刺激性產品,適當補充“活力鈣”(3畝/包)、“激活”(2畝/包)等增強河蟹體質。2、改善蟹塘環境適當拉掉池塘多余的水草,溝中伊樂藻可以全部拉掉,田面上水韭菜適當割草頭保持通風,避免水草腐爛,破壞水質、耗氧;定期(7-10 [查看詳情] |
一步錯步步錯?河蟹養殖中的這7種連鎖反應,你要注意! [閱讀率:8375] | 09-10 |
人為、培育、管理、收獲,基本所有水產動植物都是如此。需要養殖戶去投苗,然后去投喂或培養,把控水質,最后進行收獲。然而,有幾種養殖品種比較特殊,需要動物植物一起培育,比如鱔魚、小龍蝦、大閘蟹等(藻類培育就不講了,藻類培育是貫穿幾乎所有水產養殖的事情),而在這其中,大閘蟹是尤為突出的。人們常說,“蟹大小,看水草”,也正是因為多了水草這種植物與水環境的管理,河蟹在養殖上出現了連鎖效應。下面舉例分析。一、選址不合理→沒水、爛草、高溫、發病→用藥增加、成本增大、產量減少“水、種、餌”是水產養殖的頭三件大事,池塘附近沒有好的水源,意味著沒有靠天吃飯。隨著養殖進行,水中雜質、病菌會越來越多,不能像清洗衣服 [查看詳情] |
【河蟹養殖】飼料和冰魚育肥哪個好? [閱讀率:5297] | 09-02 |
五殼是河蟹翻倍率最高的一殼,許多養殖老板在螃蟹養殖中都會選擇飼料和冰魚去投喂螃蟹,一般從螃蟹脫殼到育肥大概需要40—80天左右的育肥時間,育肥天數不夠,此時食用,肝胰腺往往具有苦味。因為肝胰腺指數較高,肝胰腺是螃蟹的營養貯存器官和脂類代謝中心,營養還未向卵巢充分轉移,因此具有苦味,所以育肥至少要超過40天。育肥可以提高肝胰臟和性腺重量,那么育肥時該選擇飼料還是冰魚?某顆粒飼料和某膨化飼料以及冰魚的營養成分占比(%)[imG]upload/article/a2019090210295066.jpg[/imG]1、冰魚由表格可以看出冰魚的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及水分含量皆最高。而水分遠遠高于兩種配 [查看詳情] |
到底怎么樣才能養好大閘蟹? [閱讀率:5244] | 09-02 |
平時和養殖朋友閑聊時很多朋友都愛問到我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到底要怎么做才能養好大閘蟹”?其實我自己也在想到底我們該怎么去做我們才能把養殖干好?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才能把我們的年效益最大化?今天我就我個人的工作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個人的看法,若有不對,請大家見諒。就個人觀點而言養殖應該順從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大方向。“天時”我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沒有一個好的年成干養殖是很難成功的,所以今天作者主要給大家談談“地利”和“人和”這兩個方面。一、“地利”怎么去理解地利呢?在個人看來應該從我們塘口的選址和塘口的基建設施去理解。塘口該怎么選址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深究過這個問題,什么樣的地理位置才會讓我們的 [查看詳情] |
高溫藍藻,你的蝦塘蟹塘中招了嗎? [閱讀率:5140] | 08-31 |
藍藻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類。其結構簡單,沒有典型的細胞核,故又稱藍細菌。藍藻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并釋放出氧氣,這是藍藻同其他細菌重要區別。藍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廣,喜歡較高的溫度、強光,靜水。夏秋時節大量繁殖,可形成水花,常見的藍藻水華主要有:微囊藻、魚腥藻、螺旋藻、項圈藻、顫藻、色球藻等一、藍藻的特點1.分布廣:藍藻在自然界分布很廣,是最原始、最古老的藻類,喜歡生活在有機質豐富且pH值較高的水體中,喜高溫,主要在淡水中生長,成為淡水中重要的浮游植物,在溫暖的季節里常大量繁殖形成“水華”。2.適應性強,可在極端不良的環境中出現。對溫度、鹽度升高,照度、養分、溶氧下降及硫化氫出現等不良環境有較強的耐 [查看詳情] |
【河蟹養殖】優質蟹苗的選擇 [閱讀率:5092] | 08-31 |
許多人都知道水產養殖是一個高風險高收益的行業,確實水產養殖是一個集齊了所有小問題的一個綜合性的養殖大難題。正是因為高風險所以水產養殖也淘汰了一些不熱愛學習,以及一些養殖細節處理不好的人。但雖說水產養殖是綜合性的大難題,但其中也有關鍵的節點比如八字精養法,今天就來說一說八字精養法中“種“的重要性。去年在養殖過程中許多人都遇到了高溫期大量傷亡,中期螃蟹上岸,上草,早期螃蟹一二殼脫殼期大量傷亡,脫殼不遂,磨爪,爛鰓,腸炎等等導致螃蟹傷亡的問題,那么為什么同樣環境有的苗傷亡了有的苗卻沒傷。出現了這些問題絕大多數都是跟苗種有關,因此想要螃蟹養的大有規格,養的產量回補率高,苗種特別重要。養殖過程中常見的 [查看詳情] |
【河蟹養殖】目前螃蟹塘口還存在的問題 [閱讀率:5067] | 08-31 |
1、基礎設備落后目前大部分塘口都缺乏增氧機,或者增氧機單一,保持充足的溶氧對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分解和對螃蟹吃食、蟹翻倍等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塘口適當配備微孔增氧和水車式增氧特別重要。另外部分塘口進出水口比較少導致換水不便。2、使用菊酯類清塘許多養殖戶清塘大量使用菊酯類,導致養殖前期螃蟹脫殼期大量延遲,部分塘口到脫殼期大量傷亡。菊酯類清塘藥效強殺蟲、魚、蝦蟹效果好,但殘留時間長,不利于養殖生態系統的建設。因此塘口清塘因適當清淤,使用漂白粉、生石灰等殘留低的藥物清塘。3、對于苗種不重視選擇外地苗或者隨意買苗,苗種的好壞與養殖的產量和規格有著重要關系,因此選苗時以本地苗原塘苗為佳,選擇肥度較好的 [查看詳情] |
【河蟹養殖】河蟹五殼蛻殼期的管理工作要點 [閱讀率:4358] | 08-31 |
經過大半年的努力,我們的河蟹養殖已經接近尾聲,我們的很多養殖朋友可能會松懈,以為高溫都天氣都過去了,還有什么好怕的。而然依舊沒有懈怠,因為螃蟹將迎來最為關鍵的第五次蛻殼! 河蟹五殼個體凈增重量最大,尤其在今年受高溫的影響,如何使河蟹五殼翻倍大,如何在河蟹最后的養殖時間里獲得最大養殖效益,必須要做好五殼蛻殼期的管理工作。[imG]upload/article/a2019083111015728.png[/imG]1、蛻殼前的準備工作。立秋以后蟹塘的水質特別容易滋生有害細菌,河蟹剛蛻完殼,體質比較差,特別脆弱,容易被細菌感染,造成損蟹。而底部的殘餌糞便,腐爛水草,耗氧嚴重,以及河蟹營養的積累, [查看詳情] |
是誰在決定你的河蟹養殖效益? [閱讀率:4225] | 08-31 |
在19年河蟹養殖即將進入尾期,五殼也開始蛻殼,幾家歡喜幾家愁是很多塘口老板的現狀。有的老板水清草好規格大,而有的老板是愁眉苦臉心刀絞。在這個行業里面呆久了,也就見多了這樣的悲喜離合,心情沒有太大的起伏,因為這就是規律:優勝劣汰。[imG]upload/article/a2019083110572217.jpg[/imG]在我們水產行業當中,每年都會聽到很多老板的抱怨,抱怨的方向很多,比如:動保太貴、飼料價格高、水不好打、電力跟不上、交通太差、水草不好、蟹苗太差、行情不好......往往聽到老板們這樣的抱怨時,心里除了感到悲涼以外,就是同情。為什么我會有這樣的感受,因為當我和那些養的很好的老板 [查看詳情] |
【河蟹養殖】想養超級規格河蟹的老板看過來! [閱讀率:4263] | 08-31 |
近兩三年,河蟹養殖走向了一個極大的差異化道路,河蟹規格兩極化差異特別大,大的河蟹規格能夠五公主打,正常的老板們還在追求三公二母。這個 差異性在這兩年表現的特別突出。差異化的主要原因還是市場供給的細分,部分河蟹老板走上了一條超級規格,精品品質的道路。目前來說,效益可觀! [imG]upload/article/a2019083110530346.jpg[/imG]超級規格的河蟹養殖自有它的一套完整養殖體系,最核心的一點:舍得投資,投資在刀刃上!這句話很多老板能夠看明白前面一句,舍得投資,后面一句可能可不大明白,投資在刀刃上。有興趣的老板可以看仔細了,刀刃在哪些地方。[imG]upload/arti [查看詳情] |
【河蟹養殖】五殼軟殼螃蟹傷亡的原因 [閱讀率:4124] | 08-31 |
在五殼脫殼期螃蟹塘口軟殼傷亡現象明顯增加,主要集中在水草較多的塘口、水渾塘口、藍藻較多的塘口。出現軟殼傷亡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但通過一定的方法處理也可以降低軟殼傷亡的概率,下面是螃蟹軟殼傷亡的幾個因素:1、缺氧影響缺氧導致螃蟹吃食變差,體質變差。脫殼期螃蟹因為水體溶氧變低機體無法提供大量的能量導致軟殼死亡或者脫殼不遂,因此脫殼期應該適當增氧,可以選擇使用水車式增氧機增氧,也可以選擇微孔增氧機曝氣,適當多開增氧機特別是早上。2、毒素影響受高溫、陰雨天的影響,許多塘口水草都出現了腐爛的現象,特別是輪葉黑藻和伊樂藻,腐爛導致底質變差,泥土中有毒有害物質變多。導致螃蟹受毒素影響出現體質變差上草等,脫 [查看詳情] |
現階段想讓大閘蟹提前上市?到底是不是“想得美”? [閱讀率:3617] | 08-29 |
大家好!我是饒小坤,很久不見,別來無恙!昨晚在朋友那邊吃了幾個目前這個階段的螃蟹,總體來說質量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有些螃蟹還是有一些些微苦的呢!當龍蝦跟螃蟹擺在一塊的時候,螃蟹確實是能夠輕易脫穎而出的,通俗點講也就是吃完螃蟹之后,就不會再想去吃龍蝦了哈!吃飯的時候提到一個問題,如何才能讓螃蟹提前上市?今天就根據這個問題來跟大家聊一聊!影響螃蟹提前上市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說,鹽度,溫度,營養,溶氧等,不可能所有的因素都拉出來講一遍,今天在這里跟大家講一個影響螃蟹提前上市的因素——溫度! 對于一個螃蟹來講,蛻五殼之后,這是最后一次蛻殼,就意味著它已經表面意義上“成熟”了,但是,并沒有真正的性成熟 [查看詳情] |
【河蟹專題】抓住后期三大關鍵點,河蟹才能黃滿膏肥博高價 [閱讀率:3573] | 08-29 |
中秋的“腳步”越來越近,鮮美的大閘蟹也即將上市!不少養殖朋友也迫不及待地想看看自家的螃蟹究竟大不大,好不好吃。先別急,投喂冰鮮魚為主的固城湖大閘蟹雖然膏黃飽滿、肉質甜嫩,馳名中外。可最近幾年隨著水質環境變差,不同的塘口在養殖后期很容易因為育肥、調水等工作而逐漸拉開差距。螃蟹看上去已經成熟,蟹腳卻遲遲“不硬”,達不到售賣的要求。有些螃蟹雖然“尺寸”較大,但有的“肥”,有的“瘦”,品質差異很大。還有部分水質差的池塘,螃蟹體表發黑、發臟、腥味重,甚至還會滋長許多纖毛蟲,給上市后的銷售帶來了很大的困擾。[imG]upload/article/a2019082921125033.jpg[/imG]養蟹 [查看詳情] |
你忽視的溶解氧正在一步步毀掉你的池塘 [閱讀率:3455] | 08-27 |
入伏后天氣越來越熱,池塘的問題越來越多。藍藻多了許多,爛草的塘口也多了很多,塘里面傷亡也多了好幾個。許多養蟹師傅無所適從,不知從何入手。在這里我給大家分析一下高溫天的管理思路。水溫高了池塘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天熱了問題就會多?顯而易見,水溫變高了!第一層影響:池塘有機質耗氧會增加,細菌繁殖快了耗氧就會加大,導致缺氧加重。缺氧的程度有高有低,缺了一次氧,水會變差,體質會下降,就好比受了一次內傷,表面上看沒有什么問題,時間長了沒有調理的話就會出問題。比如水草活力開始變差、廢物分解就會不徹底,有毒有害物質會增加。(硫化氫、甲烷、胺類化合物等)第二層影響:長期頻繁的缺氧得不到改善,水草就會開始爛根、 [查看詳情] |
河蟹五殼翻一倍?方法在這里! [閱讀率:3100] | 08-27 |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立秋已至,河蟹也將陸續迎來第5次蛻殼高峰期!對于辛苦了大半年的養殖戶來說,即將迎來收成,內心必定是期待的或許也是忐忑的。16年、17年早期頂殼、拉腳,18年后期爆發性的傷亡沒有在19年出現,一小波連續的高溫天也沒有延續到蛻殼階段,所以今年我們的產量必定將上一個臺階!雖然情況不錯(傷亡較少),但不同往年,今年大多數池塘里面水濃、水質較差,很多師傅會擔憂河蟹的規格太小,賣不上好價錢。在此,我與大家分析一下養蟹“沖刺階段”該做哪些工作來促進河蟹的規格。水清的池塘為什么能養出大螃蟹?都說“清水大閘蟹”,水清的池塘溶氧好,螃蟹吃料就正常,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蛻殼也更有“勁兒”,成功 [查看詳情] |
河蟹池塘“硫化氫”介紹 [閱讀率:3266] | 08-27 |
先解讀一下:1、硫化氫哪里來?答:底層殘餌糞便、有機質積累、腐爛青苔、水草等,總稱“垃圾”!積累的多了,缺氧來不及分解,就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這個有毒有害物質就是甲烷、硫化氫、氨氮、亞硝酸鹽、胺類化合物等,濃度高了影響水產動物生長![imG]upload/article/a2019082722171869.jpg[/imG]2、哪些情況下毒性大?是否真的可怕?答:pH值越高,毒性越小,pH值大于9.0,幾乎不存在有害的硫化氫。正常情況下,只要水體pH值保持在8.0以上,那么硫化氫的危害微乎其微;3、如何判斷危害?如何處理硫化氫?答:水體發黑、發紅,水草青苔腐爛、底泥發黑,都會產生硫化氫;首先 [查看詳情] |
河蟹營養知多少 [閱讀率:2818] | 08-27 |
水產養殖三大要素:苗、料、水。河蟹池塘種植水草,對水質要求極高,很多師傅不斷地追求水質的高標準,往往對飼料、肥料、營養等概念混淆不清,在生產過程中就會出現錯誤的操作。今天我們就大致地介紹一下河蟹池塘的營養,主要分為兩方面。一類是螃蟹的營養,一類是水體的營養,既有關聯,也有不同。和多數水產動物一樣,河蟹的營養主要是通過飼料來補充:冰鮮魚、玉米、螺螄、顆粒飼料、水草等。這些能為螃蟹提供哪些營養呢?蛋白質:蛋白質是有20多種氨基酸構成,是構成動物體的重要原料。水產動物不斷攝入蛋白質從而構成機體細胞、組織和器官。冰鮮魚、飼料、螺螄等都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這就好比我們吃的“葷菜”——肉類。魚蝦蟹通過攝食 [查看詳情] |
臨近上市的最后關頭,為什么總有河蟹傷亡?原因出在這里! [閱讀率:2901] | 08-27 |
臺風過后傷亡大!損傷量5個/畝、10個/畝?近兩年,傷亡多到失控的池塘越來越多!密度增加,水質變差,少部分劣質蟹被“淘汰”也在所難免,是不足以影響最終產量的。可如此大的傷亡,還是近兩年才普遍出現的。螃蟹傷亡肯定是有原因的!有說爆發“抓腳病”的,有說“硫化氫”中毒的,有說“長藍藻”的,還有的說“中毒”的.......等等,許許多多的“病因”被揭開,都對!也都不對!螃蟹傷亡是多重因素疊加、持續惡化的過程,如果水草不好、水源環境不好,那么塘口的環境是不會太好的。魚、蝦、蟹在池塘里吃喝拉撒,產生了大量的“廢物垃圾”,是沒有辦法被凈化的。隨之而來的就是水濃、藍藻多、壞底、缺氧、毒素增多.......所 [查看詳情] |
螃蟹夾草的原因分析與處理方法 [閱讀率:3336] | 08-24 |
作者:水世紀 周成成在大閘蟹養殖過程中許多塘口都會出現伊樂藻夾草、苦草夾草、輪葉黑藻夾草等,特別是苦草夾草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打撈,因此塘口出現夾草或者夾草增多,要加以判斷以判斷是不螃蟹出現了問題。常見夾草原因1、投喂不足:主要是在陰雨天或者連續陰雨天,或者脫殼后會出現大量夾草,這時候需要適當增投餌料。2、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螃蟹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來代謝,但由于塘口水草、藻類等對微量元素需求大,因此在養殖過程中適當往水體中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imG]upload/article/a2019082414552284.jpg[/imG]螃蟹夾苦草3、應激反應:由于 [查看詳情] |
沒有水草的蟹塘,也能養出大規格河蟹?秘訣在哪里? [閱讀率:4137] | 08-20 |
受高溫、水渾、藍藻、青苔、夾草等影響,目前約30%~40%左右的塘口幾乎沒有了水草,許多養殖戶都知道五殼沒有水草意味著螃蟹脫五殼翻倍率不會太高,特別是高密度的塘口。確實水草對于螃蟹的翻倍率有一定的影響,但也有許多沒草塘口,每年養出的螃蟹規格也不是太小,所以將有利于提高脫殼翻倍率的方法總結如下。1、適當的減少養殖密度許多塘口為了追求產量密度都放的特別大,由于養殖水平的差異,許多塘口都出現了沒草的現象。目前許多地方6月黃價格還可以,因此密度大沒草的塘口適當的賣6月黃,不僅可以降低密度增加螃蟹翻倍率,也可以減少餌料投喂而節約成本。2、撈取漂浮植物沒草塘口基本上都會出現藍藻,許多養殖戶都會往塘口撈取 [查看詳情] |
【河蟹專題】如何提高螃蟹最后一次蛻殼“翻殼比” [閱讀率:4115] | 08-16 |
螃蟹最后一次蛻殼大概從陽歷8月下旬開始,持續20天左右到9月上旬,最后一次蛻殼是對螃蟹最終上市規格影響最大的一次蛻殼,蛻殼好的體重翻倍不止,如二兩的螃蟹蛻完殼可以翻到四兩以上,蛻殼不好的也就翻到三兩左右。那么,影響最后一次蛻殼翻大的因素有哪些呢?或者如何促進螃蟹最后一次蛻殼翻大呢?影響螃蟹最后一次蛻殼“翻殼比”的關鍵因素有三點:溶氧(特別是底層溶氧量)、營養和水質。那么如何做好這三點呢,以下分別闡述供大家參考。[imG]upload/article/a2019081617285714.jpg[/imG]圖1 螃蟹最后一次蛻殼后上市一、溶氧螃蟹蛻殼時需要的氧氣是平時的2-3倍,正常螃蟹在夜間 [查看詳情] |
【河蟹專題】河蟹池塘臺風天氣管理要點 臺風高發 [閱讀率:3538] | 08-16 |
每年7-8月是臺風高發季節,江蘇河蟹養殖主要集中在蘇南、蘇北靠近內陸地區,所以遭遇臺風天氣的情況并不常見,但并不是沒有,今年超強臺風“利奇馬”登陸就給河蟹養殖帶來新的挑戰,如何應對,從而避免嚴重危害呢?一、臺風天對池塘的影響1、臺風天,由于風力太大,容易把浮在水面的水草攪在一起,堆積在一起的水草,之后溫度上升,易造成水草腐爛,影響水質;2、臺風伴隨暴雨天氣,雨水多,池塘水位易急劇上升,“悶死”水草;3、風大、雨大,攪動水體導致返底,返底后大量有機質進入水中,此時水體凈化能力差,易缺氧;4、雨水溫度較低,同時pH值也低,而河蟹池塘水溫和pH值相對較高,臺風期間水溫和pH值變化波動大,易造成河蟹 [查看詳情] |
【河蟹專題】高溫期河蟹池塘管理要點 [閱讀率:3616] | 08-16 |
湖北地區普遍高溫,今年溫度相比去年也不遑多讓,持續高溫造成水溫上升快,甚至超過河蟹的最適生長溫度,嚴重影響河蟹攝食,也導致水草活力變差,這給養殖帶來不小的考驗,大大增加了管理難度。本文針對近期連續高溫,池塘應如何管理提供些建議,希望能給各位養殖朋友一些幫助。1、保證池塘深水位前些日子,利洋水產技術員在跑塘時,通過檢測,大多池塘底部溫度達33-35℃,表層更是高達36-38℃。本地區許多養殖朋友的池塘平均水位只有60-80公分,水位淺、水體透明度高,陽光直射池底,水體溫度迅速上升,持續高溫導致河蟹夜晚大量上草、爬邊。因此,高溫期管理首要工作是讓池塘降溫,防止水溫過高。建議:無草池塘水位加至1.2 [查看詳情] |
可能會引起螃蟹傷亡的原因有哪些? [閱讀率:6901] | 08-11 |
作者:水世紀 周成成許多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都會出現螃蟹傷亡的現象,少量的傷亡屬于正常現象,但許多塘口在養殖過程中都會出現大量傷亡,或者持續傷亡,嚴重的影響了產量。下面將可能會引起螃蟹傷亡的原因簡單的總結如下:1、苗種問題許多養殖戶在拿到苗后,在一二殼脫殼期會出現大量的傷亡,這種傷亡主要是苗種問題,苗越冬缺乏營養物質,水環境差導致苗種越冬后體質變差,到脫殼期出現大量傷亡,以及部分藥水苗等,脫殼期都會出現大量傷亡,因此苗種的好壞直接影響成活率。2、菊酯類清塘 使用菊酯類清塘不僅會造成放苗后上岸,應激大,斷肢等,菊酯類嚴重影響螃蟹肝胰臟導致脫殼延遲,一二殼脫殼期也會出現大量中毒傷亡,特別是體質較 [查看詳情] |
河蟹塘高溫保草到底有沒有必要? [閱讀率:5987] | 08-01 |
水草腐爛、硫化氫中毒 螃蟹大量死亡2019年7月30日錄制近期我們收到了很多養殖戶給我們反饋的信息,大體的內容是池塘中的伊樂草出現了大規模的死亡,之后導致池塘中的水環境出現了極其劇烈的變化,油膜、紅水、缺氧、H2S中毒等多種狀況在同一時間內爆發出來,導致池塘中的螃蟹出現了大量的損傷,所以,這里提醒廣大養殖戶朋友們,這個時間段出現的水質問題很有可能是水草導致的,現在最好是抓緊時間看一下水草的長勢狀況,如果池塘中的伊樂草已經沒辦法很好的救治了,那就直接使用醒草露+草立健(眾草樂、草立健2)來補救水韭菜或者輪葉黑藻,把伊樂草全部撈出來,防止池塘出現不必要的麻煩!改底保底對蟹塘的影響[imG]uploa [查看詳情] |
【河蟹專題】“三伏天”蟹塘保平安的管理關鍵點 [閱讀率:6337] | 07-26 |
隨著“三伏天”的到來,持續高溫,越來越多的塘口開始出現水體發濃、水草腐爛、河蟹損傷的現象。水體過濃(藻類過度繁殖)其實是水草凈化能力下降的一種體現,水濃的塘口一般水草都不太好。很多養殖朋友可能第一反應是殺藻來獲得暫時的安慰,然而殺藍藻的池塘水體極易發黑,水草腐爛嚴重,河蟹損傷也普遍較大!三伏天,蟹塘防傷亡、促規格、提品質,才是我們管理的重點,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imG]upload/article/a2019072615583541.jpg[/imG]圖1 水體藍藻暴發1、多增氧,勤改底,確保溶氧 有增氧機的池塘堅持開動增氧機;多增氧,可隨時使用“氧速保”;勤改底,5-7天使用一 [查看詳情] |
河蟹養殖戶如何樹立正確養殖理念,安全度過高溫期 [閱讀率:5202] | 07-22 |
高溫期是養殖風險最大的時候,直接決定產量與規格,而許多塘口到了高溫期都會出現藍藻爆發、伊樂藻腐爛、青苔發黃腐爛、螃蟹上草、倒藻、長期缺氧等。如果以上問題得不到一定的重視與解決,很容易對螃蟹的規格或產量有一定的影響。1、藍藻當出現藍藻時,不要經常去殺滅藍藻。藍藻的出現一般說明伊樂藻、輪葉黑藻出現衰敗,特別是顫藻塘口,伊樂藻和輪葉黑藻可能直接萎縮掉。因此出現藍藻后沒有水草的塘口不要去殺滅藍藻,有藍藻塘口也要減少藍藻殺滅次數,很有可能因為殺滅藍藻造成缺氧大量傷亡。沒草塘口適當栽種輪葉黑藻、水花生、水葫蘆、浮萍草等。出現藍藻可以通過定期換水,定期使用大水面濃縮芽孢,讓水體保持一定透明度,防止水色過濃 [查看詳情] |
河蟹塘高pH的危害與處理方法 [閱讀率:5089] | 07-22 |
pH主要是用來描述水溶液的酸堿程度,是水產養殖的最基礎指標之一。最適合螃蟹生長的pH值為7.5—8.5,但在螃蟹養殖過程中特別是中后期許多塘口都會出現PH值偏高的現象,特別是水清水草多的塘口、長青苔的塘口、藍藻爆發的塘口等。[imG]upload/article/a2019072216270888.jpg[/imG]pH值高藍藻爆發pH高的危害1、腐蝕螃蟹鰓部,鰓絲腫脹部易被有害菌感染,長期偏高爬邊上草的螃蟹多,高溫期易出現傷亡。2、導致水體缺乏碳源、微量元素,當營養元素缺乏時水草、藻類、菌類、養殖生物都會因為營養元素缺乏出現生長緩慢的現象。3、總堿度、總硬度偏低,天氣好時易出現倒藻。4、螃 [查看詳情] |
【河蟹專題】信不信?不殺藍藻也能養好螃蟹 [閱讀率:7599] | 07-16 |
梅雨季節雖然氣溫低、雨水多,但對于養殖河蟹的朋友來說,這個階段也會倍感壓力,一想到馬上要來的高溫天,怎么能不擔憂!“去年就是天熱了開始起的綠沙”、“塘里損傷的螃蟹好像比昨天多了兩個”這是我們最近在店里常聽養蟹師傅們說的話。相信大家心中有個疑問,為什么藍藻越來越多?這里的越來越多體現在兩個方面:發生藍藻的塘口數量越來越多以及池塘藍藻的濃度越來越高。自從2016年發生洪水災害后,江蘇高淳地區的藍藻呈快速蔓延趨勢。截止2018年,將近有70%以上的塘口發生過藍藻水華現象,而根據今年水草長勢狀況,恐怕2019年還將繼續增多。一般情況下水體惡化的過程是這樣的(見圖1):水環境開始變差(主要指的是溶氧環 [查看詳情] |
蝦蟹混養池塘如何保草,減少伊樂藻腐爛? [閱讀率:6669] | 06-28 |
伊樂藻是湖北蝦蟹混養池塘種植最為廣泛的草種,是一種及其耐低溫、不耐高溫的沉水植物,5℃以上就開始生長,長期處于30℃以上就容易發生爛草現象。最適生長溫度為10-25℃,所以一般3-5月為伊樂藻的生長旺季,5-6月是爛草高峰期,是水草生死存亡的重要階段。養殖中期(4-5月)水草管理非常重要,只要這個階段水草管理的好,后期(6-7月)水草腐爛發生的幾率就大大降低,腐爛的情況也會減輕。具體做好以下“三勤”與“三防”。一、“三 勤”1、勤割草、拉通風溝每打一次草頭,相當于給伊樂藻一次新生,活力會更強,生長力更旺!同時,割掉過多的水草有助于提升水的流通性,增加池塘溶解氧,新生水草活力更旺,老草容易缺氧 [查看詳情] |
【河蟹專題】河蟹塘長了藍藻,你該這樣做 ! [閱讀率:6003] | 06-28 |
近些年來,河蟹養殖到了中后期,池塘都會暴發藍藻,并且每年呈上升趨勢,市場上隨之出現一些殺藍藻的“特效藥”受到大部分養殖戶青睞,但是用完以后,發現效果并沒有那么理想,這樣反反復復的殺藍藻,最后導致高溫期還沒過,池塘已經沒有了水草,同時誘發其他問題,比如河蟹大量傷亡、缺氧、水變等,嚴重可導致泛塘,給河蟹養殖帶來災難性的損失。經過多年實踐總結,池塘暴發藍藻不一定要殺,只要處理控制方法得當,就不會對養殖造成危害。現將方法總結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062820512895.jpg[/imG]一、藍藻暴發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 不合理施肥每年7、8月份氣溫較高,投喂 [查看詳情] |
河蟹塘伊樂草保不住的幾個原因 [閱讀率:6207] | 06-26 |
[imG]upload/article/a2019062620284086.jpg[/imG]現在是六月下旬,河蟹三殼基本都結束了,就今年的翻倍率來說,很不錯,和大家仔細的養殖有關,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今年早期的溫度比較好,沒有出現巨大的天氣波動,氣溫比較高,河蟹的積溫足,伴隨著高蛋白飼料的投喂,親本的先天優勢,這幾樣決定了我們河蟹在一九年有一個不一樣的變化。而接下來我們將面臨的就是高溫期,有沒有水草,水草多少,將快速決定我們剩下的四五殼到底是什么樣的翻倍率,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笑到最后笑的最美!現在從南到北,我們很多種植伊樂草的塘口開始出現類似于漂草,草上有纖毛蟲‘鐘形蟲剛毛藻之類 [查看詳情] |
河蟹塘水草枯死、水發黑,怎么辦?教你在高溫季讓水草起死回生 [閱讀率:6674] | 06-25 |
“高溫水易渾、草易死”,五、六月份,氣溫開始升高,這段時間是決定養殖成敗的關鍵時期,如果養殖管理不當,池塘中的水草難免會出現老化、萎縮、腐爛的現象,會對蝦蟹養殖造成一定的影響,那么,這種現象是怎樣引起的呢?有什么解決方法嗎?在講原因及解決對策之前,我們來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水草?水草,也稱為水生植物,是可以生長在水中的草本植物(一般不包括小型藻類),水生植物在生理上依附于水環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發生在水中或水表面,是池塘、湖泊中的重要初級生產者。蝦蟹池塘種植的水草主要有伊樂藻和輪葉黑藻兩種。蝦蟹養殖選擇栽種適合當地生長的水草,讓水草發揮其優良的功能。水草是許多水生動物的棲身地和庇護所,同時,也是 [查看詳情] |
【河蟹專題】蟹塘發生藍藻,怎么辦? [閱讀率:6514] | 06-24 |
河蟹養殖到了中后期,很多塘里或多或少都會有藍藻。那么藍藻對河蟹養殖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如何預防藍藻暴發?池塘發生藍藻以后怎么辦?接下來在文章中我們將逐條進行分析。1、 藍藻到底有多大危害?(1)藍藻耗氧也產氧 藍藻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產氧能力強,同時晚上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特別是藍藻死亡時分解消耗大量氧氣。在藍藻嚴重暴發時,會使水面封蓋,導致水體中的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急速缺氧。這也就解釋了發生藍藻的塘口,只要不是像油漆一樣封蓋水面,河蟹就不會因此缺氧死亡。[imG]upload/article/a2019062423191238.jpg[/imG](2)藍藻毒素 藍藻的毒素主要是肝毒素,會 [查看詳情] |
為什么不選擇動物性過期乳制品肥水,拌料喂養大閘蟹? [閱讀率:4404] | 06-24 |
第一幕最近,各種水產養殖群里,都有賣過期乳制品的,說可以肥水,拌料喂蝦蟹。那么各種過期牛,羊奶制品,可以作為蝦蟹肥水料,飼料投喂嗎?我先告訴你,這些乳制品蛋白,進入水質后的情況,你自己判斷吧:如果你能認真思考一下,也許有你自己的判斷。慎重是必須的,但是你應該有常識!第二幕目前,牛,羊乳粉里的蛋白質,主要是動物蛋白,當這些動物性蛋白,投入水體中,由于細菌性分解,產生腐敗,其主要由于腐敗菌等有害微生物的氧化分解過程,產生一些有毒物質如組織胺、揮發性鹽基氮、生物胺(腐胺、尸胺、草丙胺等)、吲哚、硫醇、硫化氫、糞臭素等。對水體中的原生動物,甲殼動物,魚類,貝殼類俱有全價毒性。當水溫在15度以上,時, [查看詳情] |
河蟹腸炎發病原因及治療 方法 [閱讀率:5368] | 06-20 |
今年發現有不少塘口出現螃蟹死亡現象,而在查看多家塘口損蟹后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河蟹腸炎病,可能有些新養殖戶朋友對腸炎還缺乏認識這里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 [imG]upload/article/a2019062022554898.bmp[/imG]1、什么是腸炎幼蟹至成蟹的各個階段都可能感染腸炎病。該病在各地均有發生,主要危害成蟹,發病率不高,但病蟹死亡率可達30%-50%。它的主要病癥在于:發病時河蟹攝食減少或拒食,口吐黃色泡沫,病蟹消化不良,腸胃發炎、發紅且無糞便,有時肝、鰓亦會發生病變。診斷:發現河蟹臍部中央發紅(有一紅色直線),掰開腹部可見腸道末端發紅,請擠排出紅色糞便。鏡檢后發現腸道壁 [查看詳情] |
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主任徐跑研究員:“蝦蟹綠色生態養殖的理論與 [閱讀率:4654] | 06-20 |
[imG]upload/article/a2019062021470474.jpg[/imG]徐跑主任首先介紹了河蟹生態養殖標準化池塘改造:池塘坡面按1∶3~4比例平整后用土工膜覆蓋坡土,隨后添加一層用40目聚氯乙烯網布作為外層護坡材料,網片兩端用土將上緣埋入土中,以防滑落,確保網片、土工膜與坡面緊貼。塘埂四周用60厘米以上高的塑料板作防逃設施,埋入土中10~20厘米。[imG]upload/article/2019062021471227.jpg[/imG]1.每10畝成蟹養殖塘配備3~5千瓦增氧旋渦風機以及一套延池塘東西走向“非”字型布局的微孔底增氧系統。2.水草栽種適宜時間為2~3月, [查看詳情] |
增氧增產,是養蟹必由之路!這篇文章把溶解氧都講透了,快收藏 [閱讀率:4067] | 06-15 |
[imG]upload/article/a2019061509044615.jpg[/imG]養殖水體中溶氧的多少對養殖魚類至關重要,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每年缺氧翻塘死魚也照樣屢有發生,雖然有時是人為懶惰或僥幸(貪圖節約成本)心理促成,但大多數情況下,應該是對"溶氧"或"氧氣"的機理及其一系列隨之可能引發的問題的內涵可能還是沒有"吃透"的占比性很大,故需要大家再來深入探索、探討,要深刻理解和領會才不失為真正的養魚人。1、好水養好蟹常言說:“養魚先養水,好水養好魚”,這在河蟹養殖中也是適用的。水是水產養殖動物的生活環境,水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水產養殖生物的生長和發育,從而影響到產量和經濟效益。 [查看詳情] |
河蟹生長關鍵期遇上梅雨天,一線技術專家從草、水、病等幾方面 [閱讀率:5913] | 06-14 |
[imG]upload/article/a2019061417210566.jpg[/imG]時值6月,河蟹養殖到了中期階段,江南許多區域也相繼進入梅雨季節,應該說6月份(準確來講是梅雨季節)是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池塘管理的好壞更是將直接制約七、八月份的保草成功率、河蟹蛻殼翻身率及病害發生率。因此,關于梅雨季節的管理,筆者特總結以下要點,供大家參考:調水、穩水、防藍藻1、調水池塘存在各種不良水色(如:水體白濁、泥漿、黃渾水、老綠水等)時,要及時針對性處理。①白濁水 蟲多的首先要適當殺蟲;再使用腐植酸鈉配合EM菌,調節水色,水體缺肥的,還要適當補充礦物肥。[imG]upload/article/ [查看詳情] |
將河蟹養殖簡單化 [閱讀率:5095] | 06-10 |
河蟹養殖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的一個過程,在不斷的演化、豐富養殖流程以后,導致整個養殖流程極其復雜和多樣化,很難有一種合適的方式來將其總結起來,這個現象出現以后,就出現了兩個極端,一個是老樣子戶不斷的起探究新的養殖模式(比如和小龍蝦混養啊,和魚混養啊,錯開售賣高峰期啊),而新養殖戶卻因為整個養殖流程復雜多變,變的不知道該做些什么!南京仕必得基于養殖塘口的環境問題,做了多方面的探究和思索,終于在我們多方實驗之后得到了一種相對有效卻可塑性極強的一種方式,就是視頻上所說的,讓養殖簡單化!簡化流程整個流程有了一個很好的框架,放苗之前就開始肥水,然后固定了肥水時間,大概每10天肥水一次,然后每15-20天左 [查看詳情] |
處理河蟹塘水渾的正確"姿勢" [閱讀率:5793] | 06-03 |
最近雨水天氣比較多,氣溫變化也比較大,許多池塘早早開啟了“渾水”模式!高淳這個地方是養大螃蟹出名的,在許多的養殖戶的心中有一個標準:清水大閘蟹!為什么會有這個結論?這要從養蟹的歷史說起,20余年間,養蟹行業已經在模式上經歷了很大的改變,最主要的改變就是密度!尤其是最近幾年,大閘蟹行業規模持續擴大,這勢必是在產量上會有很大的需求。怎么提高產量?多數塘口會采用增加密度的方法。但是密度增加,我們相應的管理手段、水草栽種等沒有明顯的調整,再加上水源環境變差、塘口老化等原因,又導致了螃蟹的規格在下降!以前我們密度低(500以內),水源環境又好(水清),所以規格還不錯!而現在呢,這種“思維”就不能套用了 [查看詳情] |
高溫河蟹塘死蟹嚴重?就看梅雨季節的防病工作了 [閱讀率:5344] | 06-03 |
梅雨季節:每年6月中旬左右至7月初長江中下游地區將迎來一段高溫、多雨、低壓的天氣環境。對于該地區的水產養殖而言是不小的考驗,高溫會加速“水呼吸”,多雨的環境不利于水體的穩定和水生植物的生長,長期的低壓天氣也會使得水體當中的溶氧飽和度降低。水質環境的變差會直接影響水產動物的吃料及生長,造成螃蟹體質下降。另外一方面,水環境較差又會使有機質發酵產生有害代謝產物、滋生更多的致病菌,使得河蟹感染發病,待到高溫天來臨就會出現更大的傷亡!河蟹一旦傷亡,往往都難以治療,這是因為河蟹疾病潛伏期較長,而傷亡比較明顯的往往都在蛻殼期和高溫缺氧階段。我們所看到的死蟹,多數都經歷過15天至1個月的發病階段,比如肝胰腺 [查看詳情] |
河蟹池塘五月中上旬水渾問題淺析 [閱讀率:4762] | 06-01 |
江蘇興化永豐地區,每年五月中上旬河蟹池塘都容易出現水渾問題,什么原因會引起水渾呢?水位淺、水中隔網、投喂量、水草、浮游動物多等都能成為水渾的影響因素。下面我們來一一分析引起水渾的原因及解決措施。1、投喂不足大部分河蟹塘口此時二殼已接近尾聲,河蟹蛻殼結束后就要大量攝食來恢復體力。相對于蛻殼前,河蟹的攝食量基本上是翻倍的。如果此時投喂不足,螃蟹在溝中找料,夾水草,活動量增加,進而導致水渾。[imG]upload/article/a2019060116173917.jpg[/imG]圖1 池塘下風口草頭多2、田面水位低田面水位低,普遍在20公分左右,那么溝中的水位也相應會低。水體的容量小,緩沖能 [查看詳情] |
《24節氣養蟹法》六月(芒種夏至)蟹事 [閱讀率:4754] | 05-31 |
小滿過后,蟹塘環境也逐步進入穩定期,渾水開始轉清,水草長勢加快,河蟹轉料也基本完成。河蟹也進入第三次蛻殼高峰期,受天氣溫度變化的影響,很多池子河蟹蛻殼并不是很理想,很多池塘還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水渾、水濃、水草掛臟以及水草長勢過慢或過快等。1、全池解毒:螃蟹有蛻殼時,選用解毒應激精華液或解毒博士、全解全池潑灑及解毒,避免各種藻類細菌毒素以及藥物毒素影響到河蟹的正常蛻殼。2、晚間補營養:在河蟹大量蛻殼時,選擇傍晚喂料前后,全池潑灑金維安+離子鈣(每組5畝),以補充河蟹快速蛻殼所需。3、早晚消毒:在河蟹蛻殼高峰之后,在傍晚喂料時或者清晨太陽出來前,選擇沒有刺激性的蛭菌110(每瓶2畝)或仕菌皇、 [查看詳情] |
遇見大咖丨常國亮-河蟹水癟子、抖抖病病因與預防 [閱讀率:4728] | 05-31 |
水癟子河蟹水癟子病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型河蟹疾病。病因:盡管國內相關單位已經開始對其進行研究,但是確切的病因尚不清楚,幾個可能原因如下:(1)池塘用有機磷農藥進行清塘,沒有完全分解后即放養扣蟹苗種,因此農藥殘留較大,對河蟹肝胰腺造成慢性傷害,導致不能正常解毒、排毒,妨礙營養吸收和殼硬化;(2)微孢子蟲、WSSV等病原體。盡管有關河蟹水癟子的病原體尚不確定,但是有研究發現水癟子發病河蟹體內存在大量微孢子蟲、WSSV等病原體,部分回感研究得到了相同的癥狀;(3)水體pH過高或過低。夏季高溫期由于底質惡化,水體富營養化等原因,導致pH過低,可能導致河蟹水癟子發生;此外,天氣連續晴朗的條件下,水草較 [查看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