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解讀--鰻弧菌生物被膜在亞洲鱸魚口服疫苗中的作用 [閱讀率:2779] | 10-15 |
今天為大家帶來一篇《鰻弧菌生物被膜在亞洲鱸魚口服疫苗中的作用》的文獻解讀,引用信息如下:亞洲鱸魚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養殖品種之一,以其獨特的風味和肉質而聞名。由于亞洲鱸魚養殖的集約化和迅速擴張,導致了許多疾病的流行,尤其是由弧菌引起的疾病。以出血性敗血癥為特征的弧菌病是發生在海水和微咸水魚中的一種主要疾病,常見感染的魚類包括亞洲鱸魚,鮭魚,鱈魚,大比目魚,鰻魚,虹鱒以及貝類和蝦類。鰻弧菌是亞洲鱸魚弧菌的病原體,嚴重阻礙了亞洲鱸魚養殖的發展。 [imG]upload/article/a2019101523361328.png[/imG] 本研究評估了鰻弧菌生物被膜(BF)用于亞洲鱸魚(Lates [查看詳情] |
鱸魚養殖前景看好?但養殖戶想賺錢,這些疾病防治一定要抓好 [閱讀率:2807] | 10-15 |
我國廣東于1983年引進,1985年人工繁殖成功,逐漸成為名優養殖品種。2010年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白俊杰研究員團隊育成新品種大口黑鱸“優鱸1號”,并得到廣泛應用。2016年我國淡水鱸魚(主要為加州鱸)養殖產量為37萬噸,主要集中分布在廣東、江蘇、浙江、江西、四川、福建等6省份,占全國產總量的92%以上,其中廣東占62%以上。加州鱸養殖分布具體如下:1、廣東:養殖主要集中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主要為池塘精養。通過調研,2016年廣東的養殖面積有8萬畝,產量為23.5萬噸。其中佛山的順德區池塘養殖加州鱸有3.3萬畝,主要分布在勒流、杏壇、樂從、龍江和均安等鎮;佛山市南海區有2 [查看詳情] |
加州鱸混養黃顙魚養殖技術 [閱讀率:3542] | 10-05 |
加州鱸學名大口黑鱸,原產于北美洲,為典型肉食性淡水魚類,是目前華東地區最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之一。近十年來,華東地區的黃顙魚養殖從以前的水產養殖小品種,慢慢演化為養殖面積廣、市場容量大、價格相對穩定的重要水產養殖品種。目前,由于黃顙魚的主要養殖技術還停留在單養、精養以及不斷追求高產的層次,逐漸出現了病害增多、飼料系數上升等弊端。因此,為研究黃顙魚養殖新的技術模式,提高加州鱸養殖水平,筆者于2017年對加州鱸主養池塘混養黃顙魚技術進行探索,最終取得成功,現將加州鱸混養黃顙魚養殖技術總結和介紹如下,以供相關養殖戶參考。1、池塘選擇要求池塘面積為6 666.67 m2,最深水位2 m,底質為粘性土壤 [查看詳情] |
論文解讀--中國野生加州鱸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病毒(VHSV [閱讀率:4247] | 09-16 |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文章:中國野生加州鱸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病毒(VHSV)的分離與鑒定,文章引用信息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9091617061768.jpg[/imG]魚類彈狀病毒是一個在世界范圍內都可導致大規模魚類死亡的病毒家族。本文報道了珠江口沿岸野生加州鱸中一種彈狀病毒的分離鑒定。該病毒分離物經特異性RT-PCR鑒定為病毒性出血性敗血癥病毒(VHSV)。利用黑頭呆魚細胞培養分離病毒(VHSVLB2018),并通過RT-PCR進行確認。在感染實驗中,利用健康的加州鱸幼魚確定了VHSVLB2018的致病性。感染病毒魚皮膚變黑、瘀點出血和肝臟蒼白腫大,感染后7天 [查看詳情] |
鱖魚鱸魚黑魚等經濟魚類常見疾病概況 [閱讀率:4778] | 09-05 |
鱖鱸鱧是我國重要的淡水優質養殖魚類,其養殖業發展迅速,為我國水產養殖業提質增效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養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的提高,養殖魚類病害問題也日漸突出。一、細菌性疾病1.氣單胞菌病(1)病原及其生物學特性。氣單胞菌病是鱖鱸鱧常見的一類細菌性疾病,其病原常見種類包括嗜水氣單胞菌、維氏氣單胞菌、溫和氣單胞菌、舒氏氣單胞菌等。(2)癥狀及流行病學(見表1)。[imG]upload/article/a2019090511253265.jpg[/imG](3)診斷與檢測。目前,嗜水氣單胞菌多采用分子生物學方法進行鑒定和分型。有研究建立了雙基因PCR檢測方法,以16srRNA和exu為靶基因, [查看詳情] |
加州鱸魚細菌病防治及飼料應用選擇技術 [閱讀率:4642] | 09-05 |
加州鱸魚又名大口黑鱸,原產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于20世紀80年代引入國內并人工繁育成功,是一種廣溫肉食性淡水名貴品種,由于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無肌間刺,同時兼具個體大、生長快、適應性強的特點,廣受銷售費用和養殖戶的喜愛;同時,因其貪食、易上鉤,又是發展休閑漁業的好品種。該魚喜棲息于砂質或泥沙質清澈緩流的靜水中,是發展池塘養殖的一種重要經濟魚類,經過30年的推動與發展,目前國內加州鱸年產量大35萬噸,年產值超過100億元,其中廣東省作為加州鱸的主要養殖地,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50%以上。隨著加州鱸魚市場需求量的增加,廣東省養殖量和養殖規模逐漸擴大,隨之而來的病害問題也愈演愈烈,成為制約廣東省加 [查看詳情] |
圖解 | 加州鱸寄生蟲病及防控建議 [閱讀率:5731] | 08-21 |
近年來,隨著飼料技術的突破,加州鱸養殖在全國各地的推廣如火如荼。然而,隨著養殖環境的惡化,病害問題也日趨嚴峻:一方面,病毒病如虹彩病毒病和某些細菌病如諾卡氏菌病等,發病率高、傳染性強、死亡量大、治療十分困難,給加州鱸養殖業帶來巨大損失;另一方面,即使是相對容易診治的寄生蟲病,由于一線從業人員對寄生蟲認識不足或缺乏相關檢測技能經驗等原因,也存在大量誤診現象,最終因用藥不當而損失慘重,令人十分惋惜。在接檢的三百余份加州鱸病魚樣本中,共檢出寄生蟲11種:從分類看,原生動物類2種,纖毛蟲類5種,單殖吸蟲類1種,甲殼動物類2種,其它1種;從寄生部位看,寄生于血液的有1種,僅寄生于鰓部的有3種,僅寄生于 [查看詳情] |
加州鱸與河蟹混養模式介紹“螃蟹+鱸魚”養殖技術 [閱讀率:8540] | 07-03 |
一、池塘要求1、面積5~30畝,進排水方便;2、每5畝配備一臺1.5 kw的增氧機或者全塘微孔增氧;3、配備柴油水泵或者發電機組,以防停電,造成缺氧。二、放養模式“螃蟹+鱸魚”放養模式表[imG]upload/article/a2019070317260536.jpg[/imG]三、養殖要點1、在春節前清塘消毒,注水、種植水草,新塘口放養螺螄25kg/畝作為種螺;2、在池塘投料處沿著塘埂圍一個長方形的網圈,網在水中浸泡十天以上,防止魚體擦傷,魚種放養在圍網中集中馴食和暫養。3、重點做好肥水管理,水質做到肥、活、嫩、爽;4、鱸魚全程投喂浮料,河蟹正常投喂沉料。四、模式特點1、不改變現有的塘口結 [查看詳情] |
加州鱸當年養成模式 :3月放大苗,10月就賣魚 [閱讀率:8660] | 06-25 |
加州鱸學名大口黑鱸,分類學上屬鱸形目、太陽魚科,原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種肉質鮮美、抗病力強、生長迅速、易起捕、適溫較廣的名貴肉食性魚類。現有的加州鱸養殖是從當年三四月引進水花苗培育魚種,五六月開始養殖商品魚,生長期5 個月左右,當年秋冬季達到商品規格的比例較低,一般只有3 成左右,一般情況下加州鱸養殖需兩年。同時當年出魚時“炮頭”魚比例低且上市時間較晚,價格相對較低,因此養殖戶為了增加“炮頭”魚比例、提前上市,在高溫季節存在使用冰鮮魚的情況。如果早春能放養大規格魚種,當年提早上市,無論從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考慮,還是從減輕財務成本角度出發,當年養成模式具有很大的優勢,同時 [查看詳情] |
2019年春季加州鱸魚苗的養殖記錄 [閱讀率:8684] | 06-22 |
今年2月至4月,我親自參與了公司在攀枝花客戶養殖場和雅安農大養殖基地的兩次春季鱸魚苗實際養殖,以下是我在養殖中的記錄,與此同時寫有一些看法是我請教他人或從相關資料上總結的,如有錯誤,請大家批評指正。攀枝花: 2月26日晚上7點左右禾晨公司第一批早春鱸魚苗從廈門出發,3月3日凌晨12點過到達攀枝花客戶的漁場,3點之前全部下塘(沒有經過消毒,直接放入塘中)。經歷了4天多的運輸,打樣時,魚體表面未見損傷、沒有掉鱗、充血、發紅等癥狀,運動能力強。大魚131頭/斤,小魚288頭/斤。大魚66940頭,三戶人養殖(每戶人都是2萬多頭),L哥兩個塘沒有網箱、另外兩戶(Z哥、H哥)分別一個塘,有網 [查看詳情] |
加州鱸魚爛嘴爛尾治療案例分享 [閱讀率:9629] | 06-12 |
加州鱸由美國引進后,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養殖熱潮。隨之而來,加州鱸也迅速進入日常百姓餐桌,儼然成為繼斑點叉尾鮰后的第六大家魚。目前觀之,加州鱸市場價格走勢較好,養殖加州鱸利潤仍然相當可觀。但是一直以來鱸魚病害成為行業發展的最大障礙之一,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本文簡單舉一常見病害病癥及處理方案,供養殖戶朋友參考。[imG]upload/article/a2019061216483758.jpg[/imG] 蛟龍湖賀女士網箱養殖加州鱸,一共養有4口網箱,網箱規格5m×5m×3m,每口網箱放養2500尾鱸魚苗。現規格16-20cm,水溫25℃,投喂的是某品牌全價配合飼料。6月2日開始發病死亡,撿 [查看詳情] |
加州鱸生態養殖技術再探 [閱讀率:10637] | 05-20 |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初引進加州鱸,通過試養證明,該魚具有生長快、病害少、耐低溫、肉多刺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優點,很受市場歡迎。加州鱸能在我國各種水域以多種養殖方式(單養、混養)都能獲得高產高效,因而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調整淡水養殖結構,發展優質高產高效漁業的一個重要養殖對象。養殖基本條件1.1 塘口條件塘口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漏水,水深1.5m以上,水質良好,無污染,通風透光,底質為壤土。單個塘口面積在5~8畝左右。每個塘口配備1.5~3kW葉輪式增氧機,有條件的可另配備微孔增氧設施。每畝用生石灰50~80kg,全池潑灑,再經3~5天曬塘后,灌入新水。在苗種下塘前使用豆漿培育水色 [查看詳情] |
春季加州鱸魚苗“熟身”、打轉死亡的防控 [閱讀率:10901] | 04-30 |
近幾年,在3到5月加州鱸魚苗培育期間,常見一種以“熟身”、打轉為主要癥狀的疾病,多數病例兩種癥狀短期內先后出現,發病率高,死亡量大,給加州鱸養殖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特別是2018年全國因該病的流行,加州鱸魚苗死亡量大,多數池塘不得不重新放苗,從而出現加州鱸魚苗“一苗難求”的現象。通過2018年對該疾病的調查研究,現將該病的癥狀、流行以及防控建議做如下介紹,希望今年能減少該病對加州鱸魚苗的危害。一、發病癥狀在剛剛發病的第1-2天,魚苗黑身上浮,在水面停滯或慢游,隨后出現少量“熟身”魚(圖1),即體表的背鰭后部或整個體表褪色、發白,像煮熟的魚肉,俗稱“熟身”。部分病魚可見頭部發紅,伴隨著鰭基部出 [查看詳情] |
鱸魚“熟身病”該怎么辦? [閱讀率:17151] | 03-06 |
熟身病,是加州鱸苗期的主要疾病之一,該病發病急,死亡率高,已經成為制約加州鱸成活率的關鍵性病害之一,對加州鱸苗種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大部分養殖戶反饋說在暴雨之后,該病會大規模暴發。目前市場上還沒有特別有效的藥能夠治療。主要癥狀熟身病的初期癥狀為魚苗體色泛白,像被“煮熟”了一樣,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白尾爛尾癥狀,游動緩慢,反應遲鈍。[imG]upload/article/a2019030612402439.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9030612402798.jpg[/imG]致病原因1)投喂不潔餌料:死水蛛、紅蟲、冰鮮漿,魚蟲(車輪,斜管,杯體)2)過度 [查看詳情] |
實踐+理論|關于加州鱸苗期管理的要點都在這里 [閱讀率:18470] | 01-28 |
近幾年加州鱸魚苗培育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規律性的問題,如柱狀黃桿菌病、彈狀病毒病、氣泡病、腸炎、寄生蟲病等,影響早期魚苗的成活率,有些病害甚至對養殖成功與否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著重分析了加州鱸魚苗期常見問題及其管理要點,以期提高育苗成活率。1、柱狀黃桿菌病養殖加州鱸苗期常見“熟身”癥狀(魚體像煮熟一樣,尾柄、甚至全身體色發白),規格3-9朝為主,規格越小發病后死亡率越高。其主要癥狀為病魚上浮、水面停滯或慢游,“停尸”、魚不下沉;鏡檢病魚鱗片可見大量干草堆樣聚堆或游離的柱狀黃桿菌菌絲。天氣變化、氣泡病、過量投喂、殺蟲殺藻、過塘操作等引起水變后,均可導致魚應激后感染病原菌發病。近兩年加州鱸魚苗培 [查看詳情] |
【加州鱸專題】抓住四大關鍵點,減少損失 [閱讀率:17272] | 01-18 |
加州鱸魚苗引食馴化階段由于食性轉變,由攝食天然開口餌料(藻類、輪蟲)轉向人工投喂飼料(蝦片、冰鮮魚漿),常常伴隨小魚苗適口性差,消化吸收能力弱,過量投喂導致魚苗消化不良引發腸炎。大部分養殖戶在引食階段不注重細節管理,導致魚苗大量死亡,就此總結了以下四大關鍵點供參考。1、引食馴化關鍵點一:加強投喂管理每餐喂料前必須巡塘,發現魚苗任何異常,停料或者減料,優先增氧、“碧水安”解毒。投喂時遵循“定時、定點、定量”原則,尤其是定量:3-4天加一次料,每次加料不超過10%;夜間溫度、溶氧變化較大,建議傍晚一餐投喂至五點半左右即可停料,避免過量投喂造成魚苗“暴飲暴食”、消化不良。引食馴化階段,堅持內服“340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加州鱸魚苗氨氮中毒死亡 [閱讀率:18463] | 12-14 |
[病例481]廣東佛山九江鎮上西村一客戶養殖加州鱸,水面7畝,平均水深2米,用網格把魚塘對半分,一共5臺1.5kW的增氧機,網內2臺,網外3臺(圖1)。 2018年5月10日進水,魚塘水是打井抽上來的地下水,未處理,只是開增氧機曝氣。 5月18日,晴。上午到店檢測水質指標:氨氮15mg/L,亞硝酸鹽1.2mg/L,pH值8.2。 5月19日,晴。上午放加州鱸魚苗9.5萬尾,規格150尾/斤。客戶反映傍晚巡塘發現大量加州鱸魚苗在水面游(圖2),當晚死亡約500尾。 5月20日,晴。上午用了100斤大蘇打,死亡約7000尾。 5月21日 [查看詳情] |
廣東佛山地區加州鱸養殖技術小結 [閱讀率:18863] | 12-09 |
一、加州鱸概述加州鱸魚,學名大口黑鱸,屬于鱸型目,太陽魚科,黑鱸屬,原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種肉質鮮美、抗病力強、生長迅速、易起捕、適溫較廣的名貴肉食性魚類。二、加州鱸養殖模式介紹由于加州鱸屬于肉食性魚類,對蛋白質含量要求高,佛山地區先前養殖都是以投喂冰鮮為主,而近幾年由于飼料的大力推廣,投喂冰鮮的比例在不斷下降,且放養密度也越來越大。佛山地區加州鱸養殖模式以加州鱸為主,套養鯽魚和大頭等品種(少數養殖戶還套養鰻魚)。1、主養品種(1)南海沙頭加州鱸放養密度8000~12000尾/畝。由于當地塘租貴,普遍均價在每畝一萬以上,所以養殖密度大,平時沙頭地區投喂以冰鮮魚為主,冰鮮占比 [查看詳情] |
近期加州鱸大面積爆發爛身死亡背后原因是什么 [閱讀率:23124] | 10-08 |
2018年下半年開始,陸續收到各地加州鱸爆發性死亡的求診。多介紹為爛身,肝臟及內臟大部分器官及腹膜有白色結節,紛紛傳聞是諾卡氏菌感染,但內服抗生素及消毒處理效率不佳,死亡持續。據江門磚頭哥收診的加州鱸爛身綜合癥的案例發現,有幾個現象值得關注。[imG]upload/article/a2018100811212357.jpg[/imG]現象:現象1.:3-6兩左右的加州鱸,體型顯消瘦,體表有潰瘍,紅點,鰓絲發炎充血,有個別有爛鰓現象。剖檢肝臟大量腫瘤狀結節,脾腎腹膜、腹背脊有大量白色結節。[imG]upload/article/2018100811213181.jpg[/imG]肝臟大量腫瘤狀 [查看詳情] |
鱸魚階段性餌料系數新鮮出爐——0.753! [閱讀率:29542] | 08-02 |
養殖戶:梁明忠 殖地址:邛崍君平 加州鱸魚養殖示范戶梁明忠,今年在邛崍君平進行鱸魚規格苗的培育,通過短短36天的養殖,將規格為215尾/斤的鱸魚苗培育到18.5尾/斤!養殖周期中實現了體重翻3番多的理想狀態。全程使用通威“魚水情”鱸魚飼料,整個養殖周期共使用飼料2190斤,魚體總增重2909斤,餌料系數低至0.753![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18080209200050.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8080209200867.jpg[/imG][/center] 通過檢測鱸魚苗種健康狀態,我們發現梁老板的 [查看詳情] |
我國加州鱸養殖概況及其良種“優鱸一號”養殖技術 [閱讀率:25255] | 07-25 |
[imG]upload/article/a2018072516473791.jpg[/imG]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于2018年7月 9日以粵海漁函【2018】534號發出《關于公布廣東省2018年主推漁業新品種和新技術的通知》,在其公布的7個漁業主推新品種中,大口黑鱸“優鱸1號” 位居次席。一個引進的外來品種能夠在水產養殖行業擁有該地位和作用,表明了加州鱸的優質及廣泛的適應性。一、加州鱸及其開發利用 加州鱸,原名大口黑鱸,在魚類分類學上屬鱸形目、太陽魚科。加州鱸原產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密西西比河水系,是一種肉質鮮美、生長迅速、抗病力強、易起捕、適溫較廣的優質高檔肉食性魚類。該魚食用價值高, [查看詳情] |
【技術干貨】鱸魚池塘的氨氮危害及防控方法! [閱讀率:26533] | 06-04 |
鱸魚是常見的經濟魚類之一,因肉多刺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優點廣受市場歡迎。又因為鱸魚具有產量較高、養殖周期短、抗病力強、生長快的特點,也贏得了眾多養殖老板們的喜愛。但近幾年鱸魚的市場行情波動也比較大,便宜的時候只能賣到7-8元/斤,基本處于虧本的邊緣,貴的時候可以賣到17-18元/斤,只要能養出來就能賺錢。雖然鱸魚養殖的行情波動較大,但并沒有影響到養殖老板們的養殖熱情,反而每年都有大量的人選擇鱸魚養殖,他們通過提前上市、錯開出魚高峰時期上市的方法,實現了更高的養殖利潤。[imG]upload/article/a2018060415002931.jpg[/imG]氨氮、亞鹽嚴重超標的鱸魚池塘 [查看詳情] |
【技術分享】提高鱸魚培苗成活率的關鍵點 [閱讀率:24652] | 05-25 |
魚苗培育成活率的高低決定養殖成本,最終影響整個養殖周期的效益狀況,然而近年來鱸魚培苗成活率卻難以獲得突破性的提高,甚至成活率明顯下降。那么,如何提高鱸魚培苗成活率?我們的技術人員經過多年實踐經驗總結,主要概括為以下三點:[imG]upload/article/a2018052511195262.jpg[/imG]一、保證充足、適口的開口餌料經過實踐總結發現,放苗時間應選擇水中浮游生物輪蟲達到高峰時放苗,這時魚苗有充足、適口的生物餌料供其攝食,滿足魚苗初期的營養需求,對其后期轉料以及最后的成活率都非常重要。所以,放苗時我們建議堅持顯微鏡觀察浮游生物豐度,放苗7天內,堅持每天潑“利餌多”2包+“ [查看詳情] |
加州鱸魚潰瘍病案例分享與討論 [閱讀率:20855] | 05-17 |
4月5日,我接眉山市水務局胡老師的電話,讓我到他的漁場診斷魚病(胡老師也是專業人士,搞養殖20多年,所以一般沒有特殊情況或疑難病癥他是不會要求我去支援的)。我到了他的第三漁場進行魚病診斷,其中一個22畝水深為2米的魚池的鱸魚發病。先說說這個塘的養殖模式:內循環式微流水集約化養殖,在水池中建了三個100立方左右的水泥池,水泥池采用納米管噴氣排水推動水體流動,仿流水池養殖,每個池中可放養1-2萬尾的成魚。池塘其他水面種殖有三分之一用于凈化水質的水草,另放養了一些花、白鰱。表現癥狀:發病的魚為0.5-1斤的鱸魚。經現場鏡檢,排除寄生蟲感染,病魚體表鱗片豎起,魚體大面積出現肌肉潰瘍狀,肝臟有病變,脂 [查看詳情] |
加州鱸魚苗打轉、死亡,腦、眼部檢出彈狀病毒 [閱讀率:21083] | 05-04 |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羅水村羅師傅有一加州鱸魚池塘(圖1),面積4畝,平均水深1.2米,有2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2018年2月15日,放加州鱸水花130萬尾,投喂水蛛(枝角類)和紅蟲(水蚯蚓)。 3月9日,降溫,水溫22-23℃,魚苗全長5-6厘米。 3月10日,出現個別魚苗上浮水面定身不動,上浮魚苗尾柄部位褪色發白,俗稱“熟身”(圖2),嚴重者整個背部發白。有的發病魚鰭條基部或腹部有出血點(圖3),有的魚苗拖便。水質檢測結果:氨氮0.7mg/L,亞硝酸0.1mg/L,pH值8.0;鰓鏡檢無蟲。當天使用“速解安”2包+“優肽”4瓶,全池潑灑。 [查看詳情] |
加州鱸魚苗“熟身”,體表見大量柱狀黃桿菌 [閱讀率:20432] | 04-26 |
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一加州鱸魚苗池塘,面積6畝,水深1.5米,4臺1.5kW增氧機(圖1)。2018年3月9日,放加州鱸水花180萬尾。 3月24日,使用冰凍“水蛛”(浮游生物)開始馴化魚苗。 3月26日,水色綠、稍爽,上午檢測水質指標:pH值8.3,氨氮0.1mg/L,亞硝酸鹽0.1mg/L,溶氧9.81mg/L,飽和度113.3%,水溫23℃,大氣壓102.2 KPa。 4月3~4日,小規格魚苗開始出現死亡,規格5~6朝,死亡數量8~10尾。魚苗主要癥狀:停滯在水面下(“停尸”);見背鰭后部體表發白,類似煮熟的魚肉顏色(“熟身”)(圖2、圖3),嚴 [查看詳情] |
加州鱸苗“熟身病”案例 [閱讀率:19975] | 04-23 |
基本信息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勒流鎮劉老板,2張塘,其中1張4畝塘標粗加州鱸苗,投苗28萬尾。龍江鎮胡老板,主養加州鱸。目前已經準備2張塘標粗加州鱸。問題描述兩位老板魚苗發病情況類似,都是在加州鱸魚苗轉料階段開始出現“熟身病”。表現癥狀是初期魚苗不吃食,在水體草叢或者有遮蔽物地方漫游;有的肛門處有拖便,大部分可見腸道有出血;后期可見背部肌肉發白,呈“熟身”狀。發病高峰期會在2~3天內大量死亡,死亡率80%以上。原因分析根據觀察該病從發生到“熟身”有一個過程:初始階段加州苗看到有拖便,有的沒有,幾乎觀察的所有個體都見到腸道有出血點(圖2)。這個階段苗開始離群獨游(圖1),不見肌肉發白。病程繼續發展2~3 [查看詳情] |
加州鱸黃身癥流行特點及防控建議 [閱讀率:25579] | 12-19 |
加州鱸學名大口黑鱸,為淡水肉食性魚類,由于加州鱸的攝食特性,對配合飼料的營養配比要求高,目前多數以投喂冰鮮雜魚為主,配合投喂顆粒飼料。近年來,廣東珠三角地區養殖加州鱸出現一種以體表顏色變黃為主要癥狀的疾病,通常伴隨肝臟脂肪變性、腫大硬化、有類似“橡皮”一樣的彈性。發病后商品價值下降,養殖戶損失很大,本文介紹該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控建議。一、加州鱸“黃身”癥狀及病因1、發病癥狀相對正常的魚體色、肌肉、鰭條等均未見異常發黃現象,解剖外觀有的魚肝臟略微腫大發白或無明顯癥狀;“黃身”癥狀的加州鱸體色明顯發黃,嚴重的肌肉、內臟脂肪等也明顯發黃,解剖魚肝臟腫大發硬、有彈性(“橡皮肝”)。其他內臟器官病變均不 [查看詳情] |
帶你認識加州鱸的三種病毒病 [閱讀率:28692] | 11-05 |
加州鱸學名大口黑鱸(Micropterus salmoides),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的淡水魚養殖品種之一,尤其廣東省珠三角地區,是我國加州鱸的主產區 。但是隨著加州鱸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伴隨而來的是與日俱增的疫病危害,尤其大口黑鱸病毒病,病害嚴重且無藥可治,給加州鱸養殖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目前為止,研究報道的加州鱸病毒病共有三種,分別是大口黑鱸蛙虹彩病毒病、大口黑鱸肝脾腫大病和大口黑鱸彈狀病毒病。本文就這三種加州鱸病毒病的病原、癥狀和流行情況逐一做介紹和對比,方便養殖者和技術服務人員更加清楚認識加州鱸病毒病,為臨床診斷和防控提供參考,以減少經濟損失。1、大口黑鱸蛙虹彩病毒病大口黑鱸蛙虹彩病毒 [查看詳情] |
發病加州鱸檢出細胞腫大虹彩病毒 [閱讀率:19507] | 10-18 |
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倫教鎮一加州鱸養殖池塘,面積8畝,平均水深2.5米,配備7臺1.5kW的葉輪式增氧機(見圖1)。2017年1月一次性投放加州鱸水花5萬尾,6朝左右的鯽魚8000尾,10朝左右的花鰱800尾,10朝左右的白鰱400尾。加州鱸在規格3兩/尾之前投喂配合飼料,之后投喂冰鮮魚。9月中旬平均規格8兩/尾,每日投喂3餐,每天共投喂1000斤冰鮮魚。 該池塘9月初開始發病,剛開始時每天死亡幾尾,隨后死亡量逐日增加。發病后外用碘制劑和苯扎溴銨等消毒劑消毒,內服各種抗菌藥物效果均不明顯。9月12日起吃料不好,死亡量開始增加,每天死亡160尾左右,截止9月14日,該塘共計死魚約3000 [查看詳情] |
加州鱸秋季池塘管理技術要點詳解 [閱讀率:21341] | 10-10 |
背景前言 秋天這個時期很重要,直接關系到養殖的產量產出。秋季是投喂的黃金期,存塘量大,水溫合適。故而,提高產量成為需求核心,那么一定要重視養殖管理,“腸好”,“水好”,魚兒才能長得好。1、順德區9-11月溫度變化圖[imG]upload/article/a2017101022490156.jpg[/imG]2、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2.1 病毒性疾病:虹彩病毒等●病原:虹彩病毒科(RSIV、ISKNV、EHN)●癥狀:(1)少量病魚趴邊或暗游,“偷死”量大;(2)體色偏黑,偶見喉嚨部充血/腐爛,體表腐爛見骨;(3)解剖可見腎臟腫大,肝臟顏色發黃等;(4) [查看詳情] |
體表潰爛加州鱸檢出大口黑鱸虹彩病毒 [閱讀率:18602] | 09-28 |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倫教一加州鱸魚養殖池塘,面積10畝,平均水深2.5米,配備6臺1.5kW的葉輪式增氧機,1臺1.5kW的水車式增氧機(見圖1)。2017年1月一次性投放加州鱸魚水花6萬尾,6朝左右的鯽魚1萬尾,10朝左右的花鰱1000尾,10朝左右的白鰱500尾。加州鱸魚在規格3兩/尾之前一直投喂飼料,之后開始投喂冰鮮。目前平均規格4兩/尾,每日投喂3餐,每天共投喂1000斤冰鮮。 該池塘8月中旬開始發病,剛開始時每天死亡幾尾,隨后死亡量逐日增加。發病后外用碘制劑和苯扎溴銨等消毒劑消毒,內服恩諾沙星、氟苯尼考、鹽酸多西環素等效果均不明顯。目前每天死亡80尾左右,截止9月14日, [查看詳情] |
加州鱸爛嘴、爛鰓、肝發白死亡一例 [閱讀率:23126] | 08-21 |
廣西桂平市石龍鎮長排(達開水庫)劉老板在5月19日放苗2萬尾加州鱸魚苗,規格155尾/斤,現分兩個水箱來養殖。[imG]upload/article/a2017082116570530.jpg[/imG]2017年7月18日,劉老板到豫翔水產石龍店拿藥,他說加州鱸魚從7月14日開始發病,死亡數量逐漸增加,昨天死了十幾尾,今天翻倍的增加到31尾,要用些什么藥比較好?從劉老板所拍的照片來看:病魚外觀有爛嘴,爛鰓,剖檢發現肝有點發白。[imG]upload/article/2017082116571273.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7082116571631.jp [查看詳情] |
明輝飼料江浙地區8月份加州鱸魚打樣案例分享 [閱讀率:18761] | 08-17 |
2017年江浙地區加州鱸養殖面積比2016年增加30%以上,很多養殖南美白對蝦、四大家魚和太湖白魚等塘口改養加州鱸魚。受冰鮮魚價格和政府環保監管影響,養殖戶經過近幾年通過養殖對比,對加州鱸飼料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停止使用冰鮮魚的人越來越多,全程用加州鱸專用配合飼料完全可行,魚的規格更齊整,病害更少。明輝飼料在江浙地區有浙江明輝和江蘇明輝2家企業,在生產和銷售加州鱸魚膨化配合飼料,公司通過多年的技術沉淀和養殖生產實踐,對加州鱸魚膨化料的各項技術已經完全掌握,2017年8月中旬,公司組織人員,對自己客戶的加州鱸魚進行了摸底打樣,結果顯示:肝臟紅潤,魚長勢快,肥滿度高!養殖管理建議:2017年江浙 [查看詳情] |
加州鱸魚苗寄生小瓜蟲的處理 [閱讀率:17749] | 08-10 |
四川成都冉義鎮一加州鱸水花標粗池塘,池塘面積7畝,水深1米,配備3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和1臺0.75kW涌浪式增氧機(圖1)。2017年3月16日下午放鱸魚水花150萬尾。 加州鱸水花標粗塘旁邊有個黃顙魚成魚塘已經發生小瓜蟲病,且在往加鱸魚塘里滲水。 4月10日,加州鱸水花標粗塘發現一些離群獨游且體質瘦弱的魚,規格為3-4朝(2000-3000尾/斤),拿出水面觀察每尾魚體表都有大約2-5個小白點(圖2)。下午5點左右測得水質指標:pH值8.2、氨氮和亞硝酸鹽無,水溫19℃。帶病魚回藥店鏡檢發現小白點全為小瓜蟲(圖3),建議客戶用“氧速保”掛瓶抑蟲,并配合“福地 [查看詳情] |
高度警惕!加州鱸虹彩病毒病高發,每天死魚上百條,如何防范? [閱讀率:21604] | 07-26 |
近期佛山杏壇加州鱸養殖區,很多池塘1-3兩的加州鱸發病嚴重,每天死亡一兩百條加州鱸的塘口很常見。發病魚在水面下呆滯暗游,約有5成體表潰瘍或爛尾,解剖發現肝臟腫大發白或變黃,部分魚脾臟腫大,其他器官組織肉眼觀察未發現明顯的病變,取多口池塘發病加州鱸的肝臟和腎臟組織做細菌分離培養,都很少能分離到細菌。發病后養殖戶用過多種治療方法并采取減料或停料措施均未取得有效控制。文/圖 廣州德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黃耀鋒[imG]upload/article/a2017072623245827.jpg[/imG]發病加州鱸[imG]upload/article/2017072623250225.jpg[/imG] [查看詳情] |
潑灑生石灰后加州鱸氨氮中毒解救一例 [閱讀率:18060] | 06-29 |
江蘇蘇州市吳江區金家壩鎮沈老板一養殖加州鱸魚池塘,面積12畝,水深1.5米,2臺1.5kW涌浪機(見圖1)。2017年4月存塘0.7-1.2斤/尾的鱸魚共計30000斤,套養鯽魚現在規格0.5斤/尾左右。投喂冰鮮魚為主。 2017年4月1日,天氣陰轉晴。 4月2日,持續晴天,氣溫升高。 4月3日,晴,客戶上午9點測水,pH值8.2,氨氮0.8mg/L,亞硝酸鹽0.1mg/L。下午2點30分全池潑灑生石灰300斤。下午4點客戶巡塘發現鱸魚“翻肚”(見圖2)、靠邊(見圖3)、游水(見圖4)。4點30分客戶打電話,要求急救。5點到達塘口時,增氧機全部打開,客戶正 [查看詳情] |
加州鱸急性出血整塘“玩完”,該怎么辦? [閱讀率:11638] | 06-09 |
文/ 圖 漁行家 溫文樂最近半個月來,佛山地區不少1-4兩規格的加州鱸發病死亡比較厲害,目前已有相關技術人員進入采樣分析。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同樣的問題去年同期也有發生,去年開春后佛山順德、南海等地就出現多起加州鱸苗大量死亡的情況,現在小編僅以漁行家溫文樂的一線技術文章作分享。筆者分析認為,急性出血是造成加州鱸苗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筆者印象中,從2010年開始該病才大規模流行,一般在每年農歷春節后多發,魚苗從4朝就有發病,發病猛,有時處理不好的魚苗一兩天就可以全塘死光;吃水蛛、膨化料或魚漿的魚苗均可發生,其中喂膨化料的發病較為厲害,到吃冰鮮粒后的魚苗發病率有所降低。[imG]upload/ar [查看詳情] |
加州鱸單純投喂膨化料養殖模式淺析 [閱讀率:10827] | 06-02 |
2016年—2017年度加州鱸魚價格相當理想,廣東佛山市九江鎮一純投喂膨化料的淡水鱸魚塘盈利可觀,現在對其養殖模式做簡要介紹和分析,希望能給加州鱸養殖戶朋友帶來借鑒和參考。1、池塘基本情況淡水土池塘,面積14.7畝,平均水深2.0米,方形塘,粘性泥底。增氧機上半年配備6臺,下半年配備8臺,1.5kW/臺,注、排水一般為機械強排強灌的方式。2、放養情況2016年4月下旬放魚種,九萬尾9朝-10朝加州鱸魚(200尾/斤);鯽魚2000尾(150尾/斤),鳙魚450尾(1-2兩/尾)。3、飼料和投喂全程投喂膨化料,前期蛋白含量≥47%,后期蛋白含量≥42%; 4月至11月每天投喂2餐,上午約8:00 [查看詳情] |
加州鱸苗過塘強應激死亡處理一例 [閱讀率:9297] | 04-22 |
每年的春季3-4月份,是加州鱸等名特優苗種的投放高峰季節,在苗種的捕撈,運輸,下池的過程中,由于環境的劇烈變化,常常會導致魚類的應激。由于有的養殖戶在魚苗的捕撈,運輸,下池的過程中沒有進行抗應激的處理,或者抗應激的處理工作做得不充分,常常導致下池后一周內出現大量的應激死亡。筆者分享最近處理的一起加州鱸苗過塘應激出現大量死亡的處理案例,為大家最近的養殖生產提供參考。一,診斷(一)測水及解剖 在養殖戶拿池塘水和瀕死的加州鱸苗種到店之后,對水質進行了基本的檢測,檢測結果如下。[imG]upload/article/a2017042223301937.jpg[/imG]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氨氮 [查看詳情] |
加州鱸苗體色的成功轉變 [閱讀率:7790] | 04-17 |
基本信息順德區勒流鎮眾涌強哥(聯系電話:13928206214),4張塘,其中2張塘標粗加州鱸苗,其中一塘3月13日投苗,中途發過1次車輪蟲病,死亡較大,剩余轉移至隔壁池塘,吃食正常。問題描述4月4日技術經理張進拜訪強哥基地,了解其加州鱸“標粗”情況。據強哥反映,近期投料時發現很多加州鱸苗體色發白(圖1),但是都吃食正常,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于是,張經理測量了水質指標,詢問了近期投料情況。觀察該塘苗的情況,發現白體色的加州鱸苗大概占3~5%左右,且發現白體色的加州鱸苗吃食正常,游泳能力和躲避能力都很強(見視頻1)。另外,解剖3條魚均可見肝臟有腫大,腸系膜上已經沉積大量脂肪。[imG]upload/ [查看詳情] |
杜絕七大發病誘因!一文起底怎樣正確維護加州鱸肝臟健康 [閱讀率:7827] | 04-17 |
加州鱸又名大口黑鱸,原產地為美國加州,故稱為加州鱸。自20世紀80年代從美國引進并取得養殖、繁殖的成功,在我國自今已有三十多年的養殖歷史。在美國,全程加州鱸飼料的研究已非常成熟,而嘉吉公司早在2006年就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水產研發中心開始研究加州鱸的營養與飼料,并于2009年發布了全程加州鱸飼料,受到美國養殖戶的廣泛好評。在美國,由于養殖密度的控制和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應用,加州鱸的養殖過程中病害很少,而在中國,在追求高密度高產量的養殖過程中,養殖戶感覺加州鱸病害越來越多,越來越難養。除了由于高密度,水質,底質管理問題而帶來的病原性疾病外,市場調查的過程中還發現大量的加州鱸死亡由非病原性疾 [查看詳情] |
技術控用了60天來觀察加州鱸吃料,得出一份投喂攻略! [閱讀率:11005] | 04-14 |
作為最具潛力發展飼料的養殖品種,加州鱸飼料的研發已日趨成熟,不少養殖戶已經開始使用加州鱸料替代冰鮮來投喂。然而,還是有不少養殖戶擔心投喂飼料后魚的肝臟容易引發疾病。而這個技術控團隊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竟在魚塘邊蹲了60天,專門來研究加州鱸的投喂策略,并得出結論:在水溫17-20℃條件下,179-260g加州鱸適宜的投喂頻率為一天1次,適宜投喂水平為飽食投喂,胃排空時間和水體溶解氧的變化規律可作為制定適宜投喂策略的參考。[b]加州鱸投喂策略研究[/b]加州鱸學名大口黑鱸(Micropterus salmonoides),屬鱸形目,太陽魚科,黑鱸屬。原產北美洲的淡水河流和大型湖泊中,現已被廣泛移 [查看詳情] |
加州鱸魚苗全身發白,是應激還是發病? [閱讀率:7601] | 04-11 |
[imG]upload/article/a2017041121395430.jpg[/imG]小小的加州鱸魚苗,才3cm大小,前段時間不少地方都發現有全身發白的死,而且都是幾百幾千的死,不少養殖戶幾乎都跑遍了附近所有的漁藥店,都沒找到好的解決方法,只好等它們死得不想死了,就自然沒事了,結果還真是這樣,很多養殖戶都損失近半的魚苗時,苗就不再死了,自然好了。不過這個損失還真不少。 這又是為什么呢? 魚苗會自己好的,那干嘛還找什么師傅治呢?首先你不知道魚苗會不會自己好;其次你不治過,你怎么知道別人也治不好呢?最后不是我說魚苗會自己好它就真的自己好了。 如果你連我說的是真是假都不知道,你還搞什么養殖 [查看詳情] |
養好加州鱸魚的幾點建議 [閱讀率:15829] | 04-07 |
廣州市魚來魚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經理張進在《養好加州鱸魚的幾點建議》強調,水產養殖就是滿足不斷增加的存塘量下魚類生長的溶氧和營養。池塘中的溶氧分為三部分:其一,池中細菌對有機物的分解(占消耗量的40%—70%);其二,魚類的呼吸(占消耗量的10%—30%);其三,其他動植物的消耗。由此可見,溶氧大部分被消耗在了細菌對有機物的分解中。張進針對這個現象提出兩個方法減少細菌對溶氧的消耗,從而降低池塘水體的負荷。兩個方法分別是處理水體中的有機質、增加水體自由度以及減少水體中厭氧性細菌數量。張進指出,加州鱸在養殖過程中會影響水體環境,水質底質逐步惡化,最終可能出現以下五種問題:1、亞硝酸鹽、氨氮指數 [查看詳情] |
廖國禮談加州鱸主要病害與防控 [閱讀率:6708] | 04-07 |
珠江水產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廖國禮在報告《加州鱸主要病害與防控》中將加州鱸的一生分為四個時期,并介紹四個時期的主要病害。第一階段,加州鱸在親本時期可能會攜帶病毒和諾卡氏菌,以及出現體表潰瘍的情況。養殖戶需要在這個時期注重苗種的選擇以及營養強化。苗種的選擇十分關鍵,否則養殖將可能面臨多次排塘的情況。第二階段,魚花到6朝階段容易出現寄生蟲病害和氣泡病終合癥。寄生蟲的治療方法較為簡單見蟲殺蟲即可,而氣泡病終合癥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而且養殖戶對氣泡病的認識有偏差。但兩者都可以采用流程式魚花培育方案來預防。第三階段,6朝到11朝階段常有熟身病、爛身病、白頭白尾病和靜脈竇積血出現。其中現在最嚴重的就是熟身 [查看詳情] |
做好了這六大關鍵點,加州鱸土塘水花培育成活率大大翻倍! [閱讀率:12592] | 03-31 |
文/圖廣東旺海飼料實業有限公司、活寶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黃志東筆者介紹了加州鱸水花的來源及優質水花的評判標準,并詳細分析了加州鱸育苗的六大關鍵點,以期幫助到一線加州鱸養殖戶提高育苗成活率,降低養殖風險隨著2017年加州鱸行情的持續向好,養殖戶養殖加州鱸的熱情也持續高漲,根據行業人士預計,2017年廣東省加州鱸產量將超過25萬噸,市場的飼料容量在8萬-10萬噸之間。加州鱸飼料技術的突破,使得加州鱸的養殖區域更加廣闊,目前已經可以全程用膨化飼料投喂。佛山市作為加州鱸養殖的核心區域,養殖量占到了全國總量的50%左右。加州鱸水花培育是加州鱸養殖的第一關,只有培育出足夠多且優良的苗種,才能保證市場的需求 [查看詳情] |
氧化魚油對大口黑鱸幼魚生長、血液生化指標、肝臟抗氧化防御和 [閱讀率:9559] | 03-28 |
[b]摘要[/b]以新鮮魚油(過氧化值為11.5 meq/kg)和3種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魚油(過氧化值分別為132,277和555 meq/kg)為脂肪源,設計了4組等氮等脂飼料,分別是新鮮魚油組(對照),氧化魚油組OX132,OX277組和OX555組,通過12周的養殖實驗,評定了飼料中魚油氧化對大口黑鱸幼魚生長、血液生化指標、肝臟抗氧化性能及肝組織結構的影響。實驗結束時,OX277組和OX555組均有約3%的魚顯現頭蓋骨或脊椎骨畸形癥狀,以及約9%的魚顯現了背鰭、胸鰭和尾鰭糜爛充血的癥狀。與新鮮魚油組相比,氧化魚油組攝食增加,其增重率和特定生長率因此也增加。飼料中魚油氧化也會改變大口黑鱸 [查看詳情] |